一舟集团

首页 > 服务支持 > 常见问题

祁述裕:“第二个结合”的内涵、价值和意义

祁述裕:“第二个结合”的内涵、价值和意义

来源:欧宝平台    发布时间:2023-12-05 01:42:05 1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3年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3年6月2日,习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他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在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上,习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那么,“第二个结合”的内涵、价值、意义是什么?传承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这些都是学术界正在研讨的重大话题。

  谈到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要理解“传统”这一概念。什么是传统?学术界认为,传统是人们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对于“传统”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物质传统,如历史建筑、纪念碑、历史景观、雕塑、绘画、书籍等;二是精神传统,包括人类以往创造的制度、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无形的精神产品,比如儒家思想传统、文人画传统等。在精神传统中,有一个概念叫实质性传统。实质性传统是指崇尚过往的成就智慧和制度,并主张把过去继承下来的行为方式视为楷模和指南的倾向,比如对宗教和家庭的感情、对祖先和权威的敬重、对家乡的怀恋之情等。以上是对“传统”这一关键词的介绍。

  这是2022年6月22日在四川眉山拍摄的三苏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二)在中国的历史中,中国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都是持批判传统文化态度的。当然,这里是有一个背景的。曾是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的康有为在辛亥革命后堕落为一个狂热的尊孔复辟派。1913年11月,康有为致电袁世凯,要求袁世凯“尊圣卫道”“令学校读经”。这与复辟称帝的袁世凯的想法不谋而合。对于袁世凯、康有为尊孔复古的做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进行了强烈和反对,并由此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提出“打倒孔家店”。陈独秀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中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1917年,李大钊发表了《孔子与宪法》一文,明确指出,“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瞿秋白在《〈新青年〉之新宣言》中指出:“中国的旧社会旧文化是什么?是宗法社会的文化,装满着一大堆的礼教伦常,固守着无量数的文章词赋;礼教伦常其实是束缚人性的利器,文章词赋也其实是贵族淫昏的粉饰。”

  那么,青年对传统是什么态度?这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1919年,同志在《湘江评论》上发表《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一文。他在阐发与论述该学会章程中的“自由讨论学术”一条时指出:“我们反对孔子,有很多别的理由。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偶像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的。”

  随着我们党对传统文化认识的逐步深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更多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1938年10月,同志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同志提出,“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提出在文艺领域要坚持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同志提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

  改革开放以后,198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2004年,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发布。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发布。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重视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习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2013年11月,习在山东省曲阜市考察时,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在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习拿起桌上摆放的《孔子家语通解》和《论语诠解》两本书,一边翻阅一边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2014年,习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善于把弘扬优秀民间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评论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