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集团

首页 > 光纤系统 > 光纤跳线

任正非和孟晚舟多次提的「算力」 到底是个啥?

任正非和孟晚舟多次提的「算力」 到底是个啥?

来源:欧宝平台    发布时间:2023-12-02 21:52:33 1
在近日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孟晚舟在演讲中表示,算力是AI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她认为,“算力稀缺和昂贵,慢慢的变成了制约AI发展的核心因素”。 “华为致力于打造中国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第二选

  在近日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孟晚舟在演讲中表示,算力是AI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她认为,“算力稀缺和昂贵,慢慢的变成了制约AI发展的核心因素”。

  “华为致力于打造中国算力底座,为世界构建第二选择,做厚‘黑土地’,满足各行各业多样性的AI算力需求,”孟晚舟直言。

  不久前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上,任正非在与学生交流时表示:“我们即将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基础就是大算力,第四次工业革命波澜壮阔,其规模之大不可想象”。

  华为新老两代领军人物,先后着重提到算力,说明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算力的地位确实值得着重关注。那么,到底什么是算力?在我国又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从古代的算盘到如今的超级计算机,承载的都是人类的算力。而从信息时代的方面出发,算力就是指我们通过对信息数据来进行处理,实现目标结果输出的计算能力。

  电脑的诞生,是人类算力革命的一次跃升,而进入21世纪后,云计算的出现,又将算力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在AI和深度学习的深度赋能下,智能汽车、无人驾驶、元宇宙、区块链、AI 机器人等场景持续迭代升级,多种场景下算力需求持续增加。以传统计算集群为主的云计算发展模式,也逐渐不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云、边、端一体化”的算力革命慢慢的开始显露雏形。

  按照《中国算力白皮书(2022年)》的定义,算力大致上可以分为四部分: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和边缘算力。

  其中,通用算力以CPU芯片输出的计算能力为主;智能算力以GPU、FPGA、Al芯片等输出的AI计算能力为主;超算算力以超级计算机输出的计算能力为主。边缘算力,主要是以就近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实时计算能力为主,是前三种的组合,用以解决网络延迟产生的问题。

  智百道认为,未来算力革命的发展的新趋势,将是以智能算力为核心的多种算力形式的融合,多场景共荣算力生态正在成型。而随着科学技术创新的不断涌现,算力的新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需求量将持续激增。

  以备受瞩目的ChatGPT为例,GPT-3模型包含1750亿参数,训练成本达1200万美元。而谷歌发布的PaLM-E包含5620亿参数,GPT-4则包含数万亿级别参数。

  显而易见,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训练、推理需要大量的算力支撑,其中训练消耗更多。而大模型的更新迭代,必须以先进的AI芯片作为算力基础。

  这里也就能够理解,任正非和孟晚舟为什么对算力如此看重。而华为的《泛在算力》报告说明,未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AR/VR 技术发展将带来对算力随时、随地、随需、随形(Anytime、Anywhere、Any Capacity、 Any Object)的 4A 能力要求。

  以“随时”为例,在无人驾驶汽车场景中,路况信息复杂多变,无人驾驶汽车需要确保针对行驶过程中的任何突发性状况做“随时”反映,算力对路况、车况监控的“专注度”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智能应用场景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意量级场景与终端设备的算力需求,也需要可以有效的进行自适化的调配。

  正如孟晚舟在演讲中所说,算力慢慢的变成了未来AI时代发展的瓶颈。她指出,华为将充分的发挥其综合优势,着力打造AI集群,实现算力、运力、存力的一体化设计,突破算力瓶颈,提供可持续的澎湃算力。

  与全世界的发展的新趋势相近,AI技术快速崛起后,国内众多大模型产品纷纷出现,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比如阿里的通义千问、腾讯的混元、百度的文心一言大模型、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以及被寄予厚望的华为盘古大模型。

  此外,还出现了众多面向垂直行业的大模型,比如医联所推出的MedGPT具备全流程智能化诊疗能力;“天擎”美亚公共安全大模型,具备警务意图识别、警务情报分析、案情推理等推理能力等等。

  从数据上看,我国算力成就很明显,已变成全球第二算力大国。截至2022年底,我国算力总规模已达到了180EFLOPS(每秒18000京次浮点运算),占全球算力规模的31%,年增长率近30%,算力核心产业规模已达到1.8万亿元。

  智百道观察发现,随着各类新应用场景的出现,国内互联网大公司相继布局GPT类大模型,预训练+持续调优+应用推理正在带来大量算力需求,对全社会算力资源提出更高要求。

  国家层面上,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正在加大,各地都在加速建设数据中心,打造关键基础设施算力网络,其中有代表性的“东数西算”工程正在持续推进。

  近期,北上广深政府出台一系列促进算力落地的政策。比如北京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创新策源地;上海提出,2025年数据中心超过18000PFLOPS;深圳与科技部共同布局国家超算深圳中心二期项目等等。

  据国家信息中心联合浪潮信息发布的《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测算,“十四五”期间,在智算中心实现80%应用水平的情况下,城市对智算中心的投资可带动AI核心产业增长2.9至3.4倍,带动相关产业增长36至42倍。

  所以,不难预见,算力市场潜力很大。智百道认为,尤其是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模型领域,不论是通用大模型如文心一言、通义千问,还是垂直应用,比如一批针对生物制药、遥感、气象等垂直领域的专业类大模型,都将大幅度的提高对算力的需求。

  但是,智百道观察发现,国内投资的人对算力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仍局限在“IDC”+“服务器”两大产业链中,相比算力革命的新机遇,其似乎更担心“算力过剩”。

  需要注意的是,国外相关大厂已经在大举投入,比如风头正劲的英伟达。面对这样的一种情况,华为的强势入局,为中国在算力新时代的崛起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谁能够抓住新的时代机遇,让我们拭目以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评论一舟